#花阿公系列
前天半夜睡覺的時候很想他,昨天訂了高鐵票,今天就匆匆忙忙的趕回來了。
阿公的記憶其實已經不太行了,常常會有幻想的話出現,但又突然會很正常的跟我聊天,有點心酸卻又有點幸福,至少他還能聽我滔滔不絕一直跟他報告最近的事,然後回我個兩句;至少,我還沒有失去他,他還在我身邊。
阿芷跟我說,生了孩子看了許多教養的書,才能明白為什麼阿公對我這麼重要,也才能明白為什麼我六歲離開阿公回到高雄對我的影響這麼大。
一個小孩六歲前的人生太重要了!
那是他成長記憶的所有,他的安全感、他的依賴、他的習性、他的人格養成。
但我在六歲的時候被帶回爸媽身邊,爸媽很愛我,但過去這幾年我依賴的只有阿公阿嬤。
我記得幼稚園的我每天都好憂鬱,我不理解過去五六年每天跟我一起吃飯睡覺的阿公阿嬤,為什麼不能跟我住在一起了。我每天哭,我不想跟同學玩我覺得他們好幼稚,我只想回到鄉下,回到阿公爸媽身邊。
小小的我我突然被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,我被剝奪了所有我過去六年來的所有。
我永遠記得每次阿公來高雄看我,我都是哭著送他走,當我長大每次從雲林要回家,我都是哭著上火車。
所以別離的滋味我太害怕了,六歲的我就知道什麼是別離的滋味,那是一種,你再也無法每天看著你最愛最依賴的人的痛苦滋味,我六歲就嚐到了,記到現在。
所以每次當有粉絲問我,想把孩子放給阿公阿嬤帶好不好,我常常是強烈不建議。
如果爸爸媽媽每天也可以看到小孩那就沒差,但如果是分隔兩地給阿公阿嬤帶,當你要把他帶回你的身邊,這個孩子的心理要承受的分離的撕裂,是大人永遠不會明白的。
因為這樣的害怕別離,所以我更害怕阿公離開我那天。
阿嬤走了到現在六年了,我到現在還是常常夢見她,夢裏的她還活著,而且我知道她死了,只是她又復活了。
很可笑吧,到現在我知道我潛意識還是不想接受阿嬤已經走了。
而阿公跟我更親,他走了我會怎麼樣呢?我真的不知道。
他是我心裡最深最深的一塊,他對我的付出、疼愛、照顧,是現在的我如果有一點強大,一半要感謝他在我心裡從小種下的人格特質與深深的愛。
只有這樣被深愛的孩子,才會有現在的我。
雖然有了老公跟兒子,但阿公的那一塊誰都無法取代。
我還是最喜歡跟他坐在椅子上,我玩著他的手,聊天聊好久。
鄉下的下午是很安靜的,這樣的平穩幸福歲月靜好,是已經長大的我,在外忙碌事業的我,在外受傷的我,可以回到的那個最安穩的避難所,那裡有阿公,就像我回到小時候,在阿公旁邊就什麼都不怕了,我只要負責吃負責睡就好了。
我想應該很難有人明白我跟阿公的感情,那種心裡深處最深的羈絆。
只是那種羈絆,也是我心裡最脆弱的一塊,最無能為力的一塊,因為我在看著他逐漸消逝,卻握不住他。